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校志愿团队圆满完成“鲁喀专项”支教服务工作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07-25 [来源]: [浏览次数]:


为加强鲁喀两地青少年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按照共青团山东省委和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统一部署,七月中上旬,我校“喀什 你好”鲁喀支教服务队来到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开展志愿服务,在圆满完成各项支教工作后,于7月21日离疆返鲁

团队师生历经5900余公里行程抵达支教目的地岳普湖县,克服时差、气候、饮食等诸多不利因素,在当地宣传部、教育局及援疆工作办公室安排下,先后在岳普湖县第三小学(泰山小学)泰山学堂、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青少年文化活动馆,面向当地小学生开展了辅导暑期作业、阅读成语故事、认识祖国地图等活动,拓展了拼装鲁班锁、拓印石刻拓片、学习象棋、“超级黏土”手工等兴趣爱好,指导孩子们练习乐器、打太极拳等文体活动,极大丰富了青少年暑期业余生活。服务队牢记为党育人使命,通过一系列沂蒙英雄人物感人事迹的宣讲,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发扬光大,为当地孩子铸牢鲜红底色。支教期间,团队师生不断加强思想引领,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总书记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并庄严承诺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使者,在新时代做奋进有为青年;服务队还组织了“新疆历史文化”读书会、参观当地爱国主义实践基地和展览馆等活动,加深对新疆历史文明发展的认识。

在疆期间,服务队师生始终牢记总书记提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殷切嘱托,以文化支教为切入点,和当地小朋友、各族居民结下深厚的友谊,增进了鲁疆两地人民的感情,用实际行动践行山东医专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表达了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之情,以饱满昂扬的斗志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服务队指导教师房绍龙:

此次赴喀什的志愿支教已经结束,但当地孩子们淳朴、聪明、可爱的模样依旧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二十多天的支教经历,我深刻体会到“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的深远意义;援疆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让我深深的感受到“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坚守,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实现中国梦,当代青年人必须努力奋进,我更加坚定了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信念。

服务队指导教师侯辰阳:

此次志愿支教虽然结束,但对我的成长影响是深远的。支教期间,我感受到了身边志愿者们的认真奉献,我感受到了善良勤劳的当地居民对我们的肯定,我感受到了新疆的灿烂文化和良好生态,学习了总书记回信和视察新疆讲话精神……作为青年,能投身到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与党、国家和人民发展需要同向同行,这是我辈之光荣,更是我辈之使命。

队长王赫:

这是一次有着特别意义的支教。我们克服了路途中的困难和当地炎热的气候,为孩子们带去文化知识、陪他们发展兴趣爱好、弘扬沂蒙精神……此次二十多天的支教之行对我们青年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在带教和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纯真与美好,以及他们对知识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孩子们的微笑和快乐也一直激励着我们不断挑战自我,努力为民族文化交流作贡献。

 

队员李奕萱:

怀着对新疆的美好憧憬,我积极报名了新疆支教活动,在2022年7月踏上了支教之旅。初见孩子们,从那一双双纯真的眼睛、一张张无忧无虑的笑脸,我看到了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情景。这段支教经历最甜美的回忆就是与学生们的一次次交流,从他们言谈举止中,感受到的是淳朴和善良。支教不仅让我明白教学相长的含义,更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铸牢“石榴籽”精神,守护民族团结花。

 

队员刘开萌:

支教之旅,难忘而有意义。我感受到了真实的新疆,多民族其乐融融生活在一起,人们奋进、勤劳、善良,生态环境良好,瓜果飘香……支教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奉献,让我认识到青年一代要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虽身为萤火,也要发光发热,为祖国、为新疆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队员李源:

    欣逢盛世,不负韶华。这个暑假我完成扎根在心底的梦想——支教。在岳普湖县支教期间,我们辅导当地小朋友们文化课,与他们一起做手工,教他们弹琴、打太极……孩子们的暑假有了与往年不同的经历,对于我而言,也度过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时光。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们、老师们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重任,努力向前奔跑,我想这是对青春最好的阐释!

 

队员王一如:

在支教服务中,我体会到了作为新时代青年身上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到祖国需要的地方,为人民奉献,维护民族团结。山东与新疆虽然隔着千山万水,但我们和孩子们的心挨得很近很近——我们一起弹钢琴、做手工,分享着彼此家乡的故事……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很荣幸能为民族交流、交融贡献一份力量。

 

队员周明月:

在忐忑、努力和不舍中完成了此次支教任务。我忘不了那群可爱的孩子们一双双清澈的眼睛,忘不了她们好学、上进、渴望知识的样子,忘不了我们彼此陪伴的时光。作为当代大学生,支教让我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用所学奉献祖国和人民。支教期间,我们把山东文化和沂蒙精神带到了孩子们身边,同时,我们也深入了解了新疆的历史文化发展,我很荣幸能成为鲁疆文化交流的使者。

 

队员陈凯:

青年当有志,立志在四方;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在为期20天的支教中,我收获了队员们的互帮互助和当地人民的热情善良,学习了“西部计划”扎根南疆基层的好干部崔久秀的事迹,更加明确了青年人肩上的责任与担当,激励我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新时代新征程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民族团结需要每个人去维护,我很自豪能为鲁疆民族文化交流贡献微薄之力。

 

队员尹颜珍:

支教的时光虽然短暂,但却让我收获了成长和进步。支教期间,我们和孩子们是师生,更是朋友,彼此分享着家乡的故事。让我特别高兴的是,我们讲述的沂蒙精神红色故事让孩子们听得入了迷……支教让我有机会投身民族文化交流事业,我有幸做了力所能及的事,也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抱在一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