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济南校区 >> 正文

让科学养育生态在春天里拔节生长——我校与社区育儿合作的“双向奔赴”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3-26 [来源]: [浏览次数]:

科学养育生态在春天里拔节生长

——校与社区育儿合作的“双向奔赴”

3月22日,济南舜园社区广场上,我校护理系托育专业的学生们身着青芽绿文化衫,与宝宝们开心地击掌互动。由“护萌向阳”团队策划的亲子活动,借助循序渐进的成长设计,在春日暖阳下,展示了科学养育的生动画卷

层层递进的重成长密码

活动在10时准时开始,我校学生引导15组家庭围成一个花苞状伴随着愉快的歌声“hello, 你好”鼓励宝宝们大胆介绍自己,熟悉身边的玩伴的同时,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当被问到谁愿意先来介绍自己时,宝宝们争先举手,场面瞬间变成了热闹的“社交启蒙花园”。每位宝宝在社区活动这条新的社交航道上,勇敢尝试完整地介绍自己,既有助于刺激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又提升了宝宝的社交能力和勇气。

随着彩虹伞如花海般铺展,真正的成长密码逐渐显现:

1.感知启蒙宝宝们跟随音乐轻轻踮脚下蹲、聚拢碰碰小拳头问问好、躺在彩虹伞上感受春日的暖阳。当五彩花瓣被集体扬起时,一位宝贝指向天空大喊“风!”,这是设计团队巧妙埋下的五感启发点。

2.情感交流在互动绘本剧场,学生们用水果道具和会膨胀的毛毛虫玩偶,引导宝宝们体验感知-喂食-照料-告别”的情感学习。一位宝贝轻轻抚摸即将“化蝶”的毛毛虫,与其告别的一刻,年轻的学生们在记录本上写下了观察感想:“共情力在具象化互动中自然萌发。”

3.创造赋能在宝宝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塑料袋变身为风筝,我校学生则化身“隐形引导者”——他们提前将彩带剪成适合宝宝的长度,并调制了适合宝宝使用安全、可水洗颜料,为宝宝提供满足专注力和想象力培养需求的平台,鼓励每位宝宝大胆设计、创作专属于自己和家长的风筝。制作完成后,为实现对宝宝作品的及时反馈,给予正向肯定,我校托育专业教师鼓励宝宝们为其他宝宝展示并介绍自己的创作理念,助力宝宝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4.释放天性活动最后,我校师生引导每位宝宝到安全的区域,放飞由自己和家长制作的独一无二的风筝,感受春天里风和自由的快乐。每位宝宝化身风驰宝贝,尽情释放天性,家长们也露出开心的笑容,用手机为宝贝们记录精彩镜头。家长们和宝贝们感受到了收获和快乐,增进了彼此间的情感连接,就是对我们此次活动的最大认可。

每个环节都巧妙地融入了婴幼儿发展敏感期的要素,其中“社会性发展”被细化为12个递进式互动模型。即使是休息时的“躺彩虹伞沐春风”环节,也暗含触觉刺激与空间感知训练。

一场看见与被看见的双向成长

活动现场,"成长瞬间"格外动人:

3岁的宝贝挣脱妈妈怀抱,追着学生志愿者喊"毛毛虫姐姐再来";而半年前还羞于和宝宝对话的我校学生,已经熟练地运用"平行游戏法"引导宝宝合作。

我校带队老师在接受社区工作人员的感谢时认真表示:“我们不是单向输出,学生们在实践中也在不断重构专业认知。你看那些与宝宝视线平齐的姿势,经过课堂上的训练和解读,却要在实践体验中才能逐渐转变成职业本能。"

社区的孙书记看着草坪上欢快的身影,接连接到居民的询问:“这种活动能常态化吗?下一次活动什么时候举行?”

我校托育公益社团的学生队长刘畅在与孙书记的调研中了解到,舜园社区2520户居民中,3岁以下婴幼儿有60余人,而目前的儿童项目多面向5岁以上。社区急需专业力量来填补低龄托幼服务的空白。刘畅立刻回应:“只要社区的宝宝需要,我们就常来。我们会把所学的先进且成熟的照护和早教理念带入到社区亲子活动中,请书记放心,我们的活动每次都有我校专业老师和阳光大姐母婴托育中心一线的老师督导。我校带队老师听了不禁哑然一笑,感慨这番“自我推销”既是宝宝的魅力,也是被需要的意义激发出的专业使命感。

扎根社区的育儿新生态

当十几只载着宝宝创意的风筝在风中舞动时,这场春日活动迎来了最诗意的时刻。但它更深远的意义正在悄然生长:活动中收集到的育儿难点已经同步录入我校的教学改革系统,社区的亲子空间也成为托育学生们的“成长观察站”,宝宝们游戏中的微表情,正在成为《婴幼儿行为与观察》课程的鲜活案例。

"最好的托育教育,应该在社区烟火气里自然发生。"我校托育专业负责人表示,这种"高校研发-社区验证-家庭反馈"的闭环,正在催生接地气的育儿智慧。此刻,一只绘着歪扭太阳的风筝掠过,一位小创作者正在专注地教学生姐姐辨认颜色——这或许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托育服务生动的模样。

从第一次羞涩地挥手,到自信地举起自制风筝,这场春日活动不仅丈量了婴幼儿的成长,也见证了职业教育与社区需求的完美契合。当高校的智慧真正扎根社区街巷托幼服务的春天必将更加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