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心如花木,向阳而生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每年的5月25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家“珍惜生命,关爱自己”。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


心理健康标准
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信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适度的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适度的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客观的估计。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
常见的心理问题
1.环境适应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第一次远离父母独自生活,陌生的环境和城市。
2.学习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问题、学习动力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态度问题,以及学习成绩差等问题。
3.人际关系问题:常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没有知心朋友、缺乏必要交往技巧、过分委曲求全等。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5.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主要表现为自卑、依赖、偏激、孤僻、抑郁等。
6.求职与择业问题:是高年级学生常见问题,在跨入社会时,往往感到困惑和担忧。
如何减少心理问题
规律作息,建议早睡早起,每日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远离烟酒,吸烟饮酒是不良的减压方法,对身心健康毫无益处,饮酒带来的睡眠也不是正常健康的睡眠。
培养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可以拓宽生活的宽度,也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帮助我们表达自我。拥有个人兴趣爱好的人更容易保持心理健康。
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学着探索适合自己的良性减压方法,帮助我们缓冲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弹性力。例如:接触大自然,艺术活动(如绘画、唱歌等)、阅读、写作、冥想等。
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对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学会求助,大学生处于青年早期,面临很多的发展任务。比如,爱情的体验和经营,发展成熟的人际关系,自我身份和能力的评估定位,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发展,职业的规划等。
关爱自己,从心开始,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在525心理健康节这个特殊日子里,
让我们一起关爱自己,关注心理健康,让我们一起拥抱阳光,笑对生活,让每一天都充满希望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