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更好地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我校药学系志愿服务团队在潍坊、济南、青岛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1.追寻革命足迹 重温红色记忆

药学系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前往潍坊高密市拜访老党员田学瑞。田老有着61年党龄和18年军龄,在部队曾担任过排长。他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参加河北省静海县抗洪、修建青岛崂山防空洞以及支援省内多地建设的经历。尽管当时条件艰苦,田老和士兵们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 “党员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坚决服从组织的调度安排,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同学们被田老的革命精神感动,也深深感受到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随后,同学们运用所学医学专业知识,向田老进行了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的指导并提出规律作息、均衡饮食等方面的建议。


2. 传承红色基因 彰显青年风采
志愿服务队在济南市章丘区绣惠街道开展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
队员们首先前往回北街道看望老党员孙庆泉老先生,倾听孙老讲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红色故事,重温红色经典;随后协助康陈村村委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提升村民防控意识,并与当地村民团结一致,积极做好防汛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全村安全度汛;服务队还参观了解放阁,寻访泉城济南的红色历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砥砺革命意志,弘扬伟大爱国精神。

队员与孙老合影、孙老日常看书学习

图为服务队队员在镇政府整理疫情防控资料
服务队队员参与当地防洪防汛工作
队员参观解放阁
3.青春逐梦正当时 不负韶华勇担当
志愿服务队在青岛市黄岛区隐珠街道开展慰问老党员、社区核酸检测志愿者服务活动。
队员们在刘振南老先生家中,听刘老讲述过去的革命故事。刘老今年75岁,于1975年退伍,同年参加工作。认真细致的他,在38年零6个月的工作中做到了零差错,而且从来没有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他总是教育孩子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他说,我小的时候吃不饱饭穿不起衣,是共产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吃饭穿衣不用愁,生病也有人照料。我们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简单朴实的话语让队员们更加坚定了追随党的信念。


服务队积极参与隐珠街道的核酸采集志愿服务活动,为疫情防控贡献青年力量。在核酸采样点现场,志愿者们穿戴好防护服和防护面具,迅速投入工作。志愿服务过程中,队员们有的穿梭在队伍中维持秩序,有的负责身份信息录入。志愿者刘琳说,“检测过程中,有些老年人因为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本来很简单的事对他们来说就变得很困难,志愿者的帮助让他们很顺利的完成了检测,这让我们非常有成就感。”此次志愿服务让队员们深切体会到医护人员的艰辛,也切实增强了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图为青年志愿者协助核酸检测现场照片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煌时代。新时代的青年,要自觉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担负起时代重任,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承诺,以昂扬的斗志、百倍的信心、扎实的作风跨步走向未来。